返回

华娱之摄影系大导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8章 构思,一个教你儒 一个教你柔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穆德远此时仿佛被定住了一般。

    吴宸这一转折,让他没缓过来,不由的晃了晃:

    “你再说一遍!”

    吴宸低笑:“老师,我想找一位昆曲大师。”

    “昆曲?为什么?”

    穆德远不解。

    吴宸点头,眼神透出前所未有的坚定:

    “写《黑天鹅》的时候,刚好看到了张艺某师兄《十面埋伏》冲奥失败。

    我昨晚就在想,《十面埋伏》真的就少了那点人文关怀嘛,还是说哪怕加上去其实也无济于事。

    我想了很久,想到了李按的《卧虎藏龙》。

    最终得到了一个结论,虽然我不知道它是否正确,但是我认为功夫、美学、武侠,这些元素似乎已经被好莱坞消费殆尽。

    哪怕张艺某师兄的电影,即便再精美,依旧难以打破这些刻板印象。

    这是禁锢,也是枷锁。

    为什么我们非得按他们的路子走?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吴宸眼眸里光芒难掩,“所以我想用昆曲的美学,来呈现这部电影。

    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,戏曲从来不比芭蕾舞差。

    想起小时候,村里戏台上的昆曲,粤曲,水袖一甩,锣鼓一响,满场喝彩。

    那是骨子里的东西,婉转得像山间的溪流,细腻得能勾人魂,又比芭蕾少了什么?”

    穆德远心头一震,内心翻涌。

    他端着搪瓷杯的手僵在半空,眼底的光从惊讶转为深思,像被吴宸的话砸出了一道裂缝。

    “昆曲.”

    穆德远喃喃重复,仿佛要将这个词咀嚼出不同的意味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昆曲本身的悲剧气质,天然和《黑天鹅》的主题完美契合。

    片刻的沉默后,穆德远缓缓说道:“你选了哪部昆曲塞进这个框架内?”

    “《牡丹亭》!”

    吴宸笑了笑,语气平静,眼眸中却带着一抹坚毅的光:

    “老师,我一直觉得,艺术最重要的是表达。

    昆曲是我们的文化精粹,但这么多年,它的呈现方式始终停留在舞台上,观众也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那是因为它没法进入大众的审美体系,还是说,我们没能给它找到一个真正适合的载体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吴宸嘴角微微扬起:“昆曲讲究‘离魂’,讲究‘梦’。

    在《牡丹亭》里,杜丽娘在梦中爱上柳梦梅,死后因情复生。

    这种生与死、虚与实的交错,恰好与《黑天鹅》里妮娜的精神状态如出一辙。”

    吴宸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《黑牡丹》构思里,主角是一位京华昆曲团的一名女演员,名叫许薇。

    出身于传统戏曲世家,擅长正统的“闺门旦”表演,但缺乏突破的狂野与激情。

    在剧团新版《牡丹亭》的选角中,团长希望选一位能表现杜丽娘“至情至性”一面的演员,但许薇的表演一直被认为太拘谨,不够“疯魔”。

    她渐渐受到心理压力,被自己的野心、母亲的控制、竞争对手的诱惑等因素推向崩溃边缘。

    许薇的母亲是传统戏曲世家的女性,昆曲演员,她严格控制许薇的成长,害怕她堕入“放浪形骸”的歧途。

    她不希望许薇去挑战杜丽娘这样大胆的角色,甚至希望她永远保持“玉洁冰清”的形象。

    她的控制和强压是主角心理崩溃的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许薇的竞争对手,柳青,是一名风格更大胆、个性更张扬的女演员,擅长花旦或者更放浪不羁的角色。

    她的表演风格不像许薇那么规矩,但更具有‘野性’”和‘情感冲击力’.”

    吴宸把他构思好的《黑牡丹》的大体故事和设定缓缓道来,听的穆德远不停的点头。

    如果说《黑天鹅》这个披着西方芭蕾舞的故事让他惊喜交加,那么这个带着昆曲的东方美学《黑牡丹》则是让他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穆德远直接拿起电话打给了张会军。

    “老张,在不在办公室?要开会啊,大概几点结束,我和吴宸一起过去.”

    “张院要十点才有空。”穆德远挂完电话后,徐徐道,“你这个剧本和立意太好,若是要研究昆曲,就得找最好的老师。

    蔡正壬老师,当代昆曲名家,曾任魔都昆剧团团长,昆曲表演艺术泰斗,最擅长的正是《牡丹亭》里的柳梦梅。”

    前些年,他在京城电影学院做过昆曲美学的讲座,可惜我没他的联系方式,张院手上有,得让他出面。”

    “能成吗?”

    吴宸眼眸一亮,这可是享受津贴的大佬,能请的动吗?

    “成不成试了才知,失败又有什么关系呢,人不能怕失败,成了对你这电影大有好处。”

    穆德远含笑道,“坐吧,我看你怕是没休息吧,兴奋是掩藏不了眼眸里的血丝,还有点时间,在这休息休息。”

    

第88章 构思,一个教你儒 一个教你柔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